发令枪响,她们奔跑的身影穿透十月秋日的细雨迷蒙,映在所有人眼底。
在本年度的校运会上,由陆嘉彤、韩可欣、向昀峰、涂西雅四位来自法学201班的同学组成的一支小队代表法学院出征女子4×400米接力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离开绿茵场,走进日常生活,记者发现飒爽跑姿后的她们亦有别样风采。
真诚生活,展现个性自我
跑道上驰骋的她们,有着相似的灵动潇洒,校园里漫步的她们,却拥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由于来自同一个班级,这次运动会又使得她们之间默契加深,四个人都对彼此十分了解。
涂西雅是201班的团支书,也是小队的第四棒,是小队负责人。作为法学院为数不多报了四个项目的同学,在大家眼里,她是个认真负责,敢于担当的班干部。韩可欣与向昀峰则笑称自己是“气氛组成员”,她们活泼开朗的个性时常能给周围的人带来欢乐。在有些辛苦的日常训练之中,这样的她们无疑是快乐的因子,调剂着充满汗水的过程。陆嘉彤担当着接力的第一棒,一头干练的短发体现着她平日的严谨细致。四位队员来自不同地域,拥有不同个性,却在一点一滴的相处磨合中凝结成了一个最棒的集体,让所有人看到了她们的实力与魅力。
不懈训练,成就赛场英姿
既考验每一位成员的速度,又讲求交接棒时的配合默契,4×400米接力无疑是一项充满挑战的运动竞赛。当被问到赛前是如何准备时,她们直言:“每天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在运动会开始前的日子里,她们每晚都会进行特定的体能训练,用不间断的练习,让自己在比赛中拥有更好的状态。为了队友之间的契合,一次次交接棒的模拟也是默契的积累。交棒、接棒、起跑这几个简单动作她们不厌其烦地训练了一遍又一遍。
因为这次运动会,她们相遇,相伴。宿舍与操场间的小路不知一同走过了多少回,秋天夜幕的降临也不知在什么时候悄然提前。她们说:“最重要的还是毅力。”体育运动是对身体与心智的双重考量,唯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赛场上发光放彩的希望。
心怀感恩,助力往后拼搏
在采访的过程中,她们谈论最多的是整个备赛和比赛阶段来自身边同学与学长学姐的帮助。“同学为我们做的准备工作也很充分。不管是赛前热身,还是之后的送水搀扶,机动组的成员总会在第一时间照顾我们。我们非常感谢他们。还有最后陪跑的体育部吴宇逍学长和易傲学姐,一直在为我们加油。”
常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她们感谢队友的陪伴,感谢一路上每一位给予帮助的人,也感谢场外呐喊助威的法学院同学。她们提道:“体力不支的时候,听到大家的加油鼓掌声,真的是一件很鼓舞人心的事。”一次竞赛的同行,一段时间的共处,小队的四个成员都在这短短半个月里感受到了难得的温暖,她们也将带着这份温暖和感动,继续自己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将它们带给身边人。
十五天能够做什么?采访过后也许就有了答案。
十五天的坚持可以磨砺一个人的身心;十五天的结伴可以树立一支队伍的信心;十五天的奋力一搏甚至可以洞见奋斗者可贵的品质。相信她们会继续以坚韧不拔的姿态、拼搏向前的态度继续迎接接下来学习和生活。(作者/蒋亦昕 作者单位/法学院 图/陈嘉俊 图片作者单位/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