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数据法律研究院>新闻>>新闻列表

麦夏论坛76期:AI辅助论文写作
作者:      时间:2025-03-04 16:29:07

2025226日晚,研究院成功举办了第76期麦夏论坛学术论坛,主题为“AI辅助论文写作,特邀江西凌科安时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郝仕湖律师、研究院杨安卓副教授及李钊老师担任主讲嘉宾。论坛由研究院院长饶传平教授主持,刘孝敏副教授、刘彬彬老师、许林波老师以及深圳凌科数安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魏来等校内外专家出席讨论会,研究院本硕博学生积极参与,现场座无虚席。

郝律师以“ChatGPT在法律文书起草中的应用为切入点,从律师职业的角度,详细谈了AI对律师业务开展以及律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体会,比如合同拟定,材料审核,公号文写作,智能化工具开发等。他认为,在AI使用中,更好地、具体地、连续地、有针对地提问能力,最为重要;这其取决于使用者自身既有的知识结构、实践经验、认知水平。他特别强调,法学从业者需在人工智能时代主动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夯实专业核心素养,以把握技术变革带来的职业机遇。

李钊老师从格劳孔的回音这一哲学命题出发,深入探讨了AI对学术研究的辅助价值。他反思了数据驱动的连接主义AI的均衡合理性对理论创新的障碍,提出将AI作为学术上的对话伙伴和催化剂的意义。他呼吁师生以批判性思维与AI互动,通过深度对话激发理论灵感,而非追求简单答案。

杨昂老师以如何与新同伴(DeepSeek)打交道为题,通过一系列简洁的词语和模型,为大家剖析了DeepSeek的工作原理,重点揭示了DeepSeek与以往大模型思维链的不同之处:三思而输出,混合专家架构,思维过程展示。此外,他专门分享了几个重要的提问与对话技巧,这样能够引导DeepSeek输出更加精准和详实的内容,更好地辅助老师和同学完成学术写作,现场反响热烈。

论坛尾声,饶传平院长对三位嘉宾的分享作出精彩点评,充分肯定AI技术对学术研究的赋能价值。他认为,新工具的使用不是缩短个人差距,而是会扩大差距。他提出,研究院师生应主动适应技术浪潮,培养AI辅助科研的意识、意愿、能力,同时加强基础学习,坚守学术伦理。

本期论坛通过多元视角的碰撞,展现了AI技术在学术领域的应用潜力。与会者纷纷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人机协作的新模式,推动学术研究迈向智能化时代。图文/赵启睿  吴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