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相关信息>学院新闻>>新闻列表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首届法学(纪检监察)班赴赣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时间:2025-08-10 23:34:33    来源:    编辑:    浏览次数:

2025年8月4日至8日,江西财经大学首届法学(纪检监察)班的学生实践团前往赣州市的于都县和瑞金市,开展了一场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和学习党的纪律建设历史以及基层监督的实践经验,引领学生筑牢忠诚信仰之基,巩固职业发展的根基,培育清廉的品格,淬炼过硬的政治素质,为未来的纪检监察职业生涯扣好“第一粒纽扣”。

扬帆启程:铸牢信仰之基

8月4日清晨,实践团的成员们在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门前集合整装待发。学院党委书记、班主任徐崇波、学校组织部组织科科长李勇、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毅团委书记李临彧、学工办副主任杨何晨以及辅导员袁敏亲临现场为学生们送行。徐书记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此次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活动期间的安全事项,并鼓励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化对专业的理解与认知。随后,全体师生合影留念,随即踏上前往于都的征程。


当天下午,法学(纪检监察)班在于都召开了主题班会。易有禄院长在主题班会上强调同学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要严格遵守实践活动规定,注意安全晚上,法学(纪检监察)班副班主任希起以《高水平纪检监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为题开展了一场精彩的讲座。讲座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热情高涨,活动一直持续到深十一点左右才结束。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对纪检监察职责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重走长征路:感悟精神伟力

8月5日,实践身着整齐划一的班服,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列队集合。在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师生们集体默哀致敬,并献上花篮。学生代表许紫珺带领大家宣读入党誓词,铿锵誓言在广场回荡。


随后,于都县委党校的何小红高级讲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题为《不忘初心再出发》的微党课。她讲述了老军人谢宝金背负着86公斤重的发电机徒步长征的感人故事,生动诠释了革命信仰的坚定与执着。何老师强调,理想信念之火永远不会熄灭,新时代的青年更应牢记历史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展柜里陈列着的一双双草鞋、伴随革命路上的缝纫机都无声诉说着苏区人民的无私支持和巨大牺牲。学员们深刻体会到于都人民为支持红军,慷慨献出棺材板的赤诚之心,更加理解了“饮水思源”中承载的鱼水深情。


下午,许建发教授以《长征及其伟大精神》为题进行了一场生动的讲座。他通过项与年智送情报、陈树湘断肠明志等感人故事,生动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许教授特别指出,长征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当代青年砥砺前行的动力源泉:面对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复杂挑战,要汲取长征精神中“不怕艰难、勇于牺牲”的坚韧,锻造“信念坚定、纪律严明”的政治品格;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以忠诚担当诠释初心使命,用清正廉洁守护公平正义。同学们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将长征精神融入职业信仰,做新时代的“纪律守护者”。


廉政教育:滋养清廉初心

8月6日,在绵绵细雨中,实践团在易有禄院长的带领下,探访了罗田岩遗址,并聆听了易菲菲老师带来的《由爱莲到爱廉》微党课,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随后,师生们一同步入濂溪书院,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禾丰镇麻芫村廉政教育馆,报警装置和锁链的展示时刻警示着学员们要远离贪腐,保持清廉。


兰花小镇,赖丽珍老师以《兰韵廉心显正气》为题进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她以兰花象征的清正廉洁为切入点,讲述了陈毅、项英坚守经济民主、财务透明的故事,激励学员们严守纪律,涵养正气。


下午的班会上,同学们分享了各自的学习感悟。在温怡诺同学的主持下,10位小组长和6位同学代表(和小组长有交叉)分享了小组实践体会、法考备考和竞赛经验,梁成皓同学进行了总结发言。


晚,同学们前往长征大剧院观看了历史舞台剧《长征第一渡》。该剧生动再现了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为大家在于都的行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红色故都:传承八子精神

8月7日,实践团抵达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群,瞻仰红军烈士纪念塔,参观毛主席旧居,并聆听了钟秋云老师带来的《八子参军》微党课,微党课讲述了杨荣显老人送八子参军,无一归来的悲壮事迹,令学员们深受感动。


随后,实践团和学院教师国情研修活动成员一道,走访了叶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学习了红色资源与乡村治理相结合的模式,深化了对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认识


下午,李小华老师以《深入解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题开展了讲座。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李老师深入讲解了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性。其中,毛泽东与蒋介石对待陈嘉庚的不同接待方式,成为作风对比的生动教材。


红井往事:践行群众路线

8月8日,实践团走进瑞金红井,参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旧址及中央苏区纪检监察史陈列馆。赵长峰老师带来的《红井往事》微党课,讲述了毛主席亲自挖井解决群众饮水困难的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深情至今仍激励着人们。陈列馆中,毛主席下乡缴纳食宿费的事迹,展现了清正廉洁的典范。


在第二次苏维埃大会遗址,李娟萍老师讲授了《中央苏区的群众路线》,阐释了党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她强调,纪检监察工作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以群众利益为根本,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监督实践中焕发新光彩。


午后,实践团满载着丰的收获返回南昌,为本次实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实践总结:赓续红色血脉

此次社会实践,学员们通过实地学习、专题研讨、廉政教育等形式,深刻领悟了纪检监察工作的使命与担当。从长征精神到廉政文化,从八子参军到红井往事,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学员心中。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坚定信仰、严守纪律,以“饮水思源”的初心践行纪检监察职责,以长征精神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为新时代纪检监察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江西财经大学首届法学(纪检监察)班的此次实践,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寻,更是对精神的洗礼,为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文/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