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沈沁圆,中共党员,福建漳州人,2022级法学专业本科生,现已推免至中央财经大学。在校期间,总课程加权位居专业第一,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学生”“优秀团干”等称号,累计获评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标兵、“赣银之星”等20余项荣誉,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铜、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4项。
“我想成为一名有温度的新时代法学青年。”这是沈沁圆的初心,也是她一路前行的精神坐标。
学业筑基,科研拓疆
高考填报志愿时,法学便是沈沁圆的初心之选。虽因分数未达线被调剂,她始终未放弃心中的法学梦,最终以总分第二的成绩成功转入法学专业。此后,她以超常的毅力深耕学业,用两年时间修读完三年专业课程,连续三学期修读31学分,65门课程成绩达90分以上,加权成绩从88分提升至 91.9分,仅用一年便从专业第十跃居第一。
课堂上,她扎实筑牢专业根基;科研与竞赛中,她持续突破自我。大二起,她以核心成员身份参与国家级、省级大创课题,将法学理论与实践深度结合,围绕技术发展、生态保护等议题开展政策分析与合规设计研究,在实地调研与案例研判中锤炼实证研究能力。同时,她活跃于各类学科竞赛,主动承担法务相关工作,从初春鏖战至深秋,历经层层选拔摘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铜奖。“以赛促学,让我触摸到知识的脉络,也发掘了自身的潜能。”凭借这份积累,她后续又斩获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一等奖、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责任在肩,执笔担当
入学以来,沈沁圆身兼十余项学生工作职务,在不同角色中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初心。她曾担任班级纪律委员、学院新生助班、党课班长、党建中心组织部干事,参与校“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养班学习,担任第35期团干培训助理班主任,在多元岗位中锤炼责任担当。
从院团委宣传部干事到校团委新媒体中心负责人,她用三年时间深耕宣传工作,带领团队圆满完成百年校庆、三代会、一二・九晚会等多项校级大型活动的宣传任务。“我们既是活动的记录者,更是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与创新的传播思路,她在省级、国家级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十余篇,在校级媒体发布原创推文、短视频等百余则作品,总阅读量突破百万,让校园声音传递得更广、更远。

青春步履,躬耕热土
“志愿服务中,我看见他人的需要,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这是沈沁圆投身实践的初心。三年来,她累计参与志愿活动30余项,志愿服务时长达364小时。线上,她为江西乡村儿童提供伴学服务,陪伴其成长;线下,她参与“一对一结对子”互助活动,走近少数民族同学,获评校级“优秀助教”;面向国际,她连续两年参与“汉语桥”志愿服务,服务越南等国海外学子百余人,参与江西省汉语国际推广项目并获“优秀讲解员”称号。
寒暑假期间,她积极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担任四支校级队伍的宣传总负责,在“万企调研”“普法宣讲”等活动中践行青年担当;参与“扬帆计划” 进入检察院实习,协助整理案卷、起草阅卷笔录与起诉书等文书,让课堂所学真正对接检察实务。这些躬行实践让她深刻领悟到:青年的力量、法律的温度,终究要体现在贴近人民生活的具体行动中。

勇气为楫,向心而行
“才华可以培养,唯有勇气是毕生倚仗。”若用一个关键词概括三年大学生涯,沈沁圆毫不犹豫地选择“勇敢”。她坦言,许多关键时刻,是行动先于胆怯,在犹豫之前迈出步伐,在可能被拒绝之前勇敢尝试,这份勇气成为她突破自我的核心动力。
回望来路,沈沁圆满怀感恩:“感恩母校与学院提供的卓越平台,也感谢良师如灯塔般不倦引航。是江财这片沃土,给了我敢于尝试、勇于突破的底气。”她始终坚信,理论是灰色的,唯有生命之树常青。相比过往的成绩,她更看重未来的无限可能,既珍惜波峰时的荣光,也接纳波谷时的沉淀,这些经历共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成长轨迹。

以执着追光法学梦想,以实干践行责任担当,以实践传递法律温度,以勇气突破自我边界。沈沁圆用三年大学生涯的扎实行动,诠释了“唯有勇气是毕生倚仗”的信念,也践行了“成为有温度的新时代法学青年”的初心。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初心指引方向,勇气破解阻碍,实干成就未来。愿她在中央财经大学的新征程上继续乘风破浪、逐光而行;也愿更多青年学子能从她的经历中汲取力量,以勇气为翼,以实干为足,在追梦路上坚定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文/法学院 郑嘉翔 袁敏 图/法学院 沈沁圆)